举报电话

0791-85761902

一中新闻

学校快讯

当前位置:首页> 一中新闻 >学校快讯

千名新疆学子的梦想在鄱湖之滨起航——《信息日报》报道我校新疆克州班办班十周年

发布者:邓江辉部门:网络宣传中心阅读:18162018-06-15 10:31






■金其会/策划 中国江西网记者倪晓锋、万思/文 中国江西网记者吴国东/图

2017届“内高班”毕业典礼



“内高班”师生合影


6月3日,返疆前一晚,部分“内高班”学生在教室合影留念

“内高班”学生在莲塘一中60周年校庆上表演《美丽的新疆》


庆祝“内高班”开班十周年


    

   梦想

    毕业不是永别 他希望考上江西的大学

    克州,位于新疆最西部,“人间仙境”奥依塔克冰川公园等景点铸就了克州独特的自然风光,中国“每天的最后一缕阳光”在克州乌恰县吉根乡落下。

这里,便是莲塘一中“内高班”100名新疆学生的家乡。6月4日,他们完成高中学业,准备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。

    当天清晨5点30分,学生们在闹钟声中醒来,半小时洗漱完毕之后,匆忙收拾行李。6点30分,整装出发。上午9点,记者与他们一道,踏上南昌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。

4770多公里,飞机上的四个小时,他们的心情错综复杂。望着窗外,南昌的天空渐行渐远,他们流露出不舍。而看着航程的方向离家乡越来越近,思念又翻江倒海。

    临行前,他们与汉族的同学们挥泪告别,这一别,相隔万里,天涯两端。他们约定,江河湖海,不要走散,期待重逢那日,彼此都能收获喜悦。

    6月5日上午,新疆时间12点,阳光满怀。离高考只剩2天。记者在克州教育局见到了2018届“内高班”的孩子们,他们仍在自习室里埋头看书,只听见翻书发出的沙沙声。

    趁着下课间隙,记者采访到了两位学生。他们向记者描述了三年的“内高班”生活。

    古丽热是内高班的一名文科生,长相俊俏,十分健谈。她忆起“内高班”的时光,清晰如缕。

    三年前,古丽热带着一颗懵懂的心和母亲的担忧,去往南昌县莲塘一中读书,陌生的环境让她心怀忐忑。如今的她,遇到事情沉着冷静。她说,三年的锻炼,是从懵懂走向成熟的过程。这次回乡考试,她很有信心。

    谈起这三年的学习过程,古丽热坦言,很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,也有幸能和江西的同学在学习上有互动和交流。同时,她还勉励内高班的学弟学妹们,要好好读书。“愿他们刻苦努力,不辜负这三年的大好时光,如此便可在一年或者两年后,面对高考无所畏惧。”

    另一位内高班学生马秀伟在和记者聊谈中,表达了自己“希望考上江西高校”的强烈意愿,“离家三年,学校给了我家的温暖和最无微不至的关爱,非常感谢老师对我的帮助。我希望自己能继续留在江西读书,不辜负老师们的期望。”言语间流露出对母校的依依不舍和对江西的喜爱。


    温暖

    她成了200名孩子的“妈妈” 50岁生日毕生难忘

    两年前,祖莱哈考入莲塘一中“内高班”。她向记者回忆起刚入学时与父母在车站分别的画面。

    第一次离家远行,车站里,母亲将她狠狠揽在怀里,摸着她的头,捋了捋她的衣角,再三叮嘱:“要好好照顾自己,好好读书,跟同学处好关系。”

    从克州的首府阿图什出发,到达乌鲁木齐,再经乌鲁木齐到南昌。2趟疾驰的列车,近5000公里的里程,载着祖莱哈的梦想前进,也载着父母殷切的期望。

    由于气候、时差、饮食等等方面的差异,祖莱哈刚进“内高班”不久,身体就出现了不适。有天晚上,她肚子疼痛不已,整个人十分难受。给父母打电话,但南昌离克州路途遥远,父母未能及时赶来。当天,是古丽尼亚尔老师和同学们将她紧急送医。经医院诊断:急性阑尾炎。

    祖莱哈的母亲茹鲜姑丽知道女儿生病后,特别着急、害怕。后来她知道老师第一时间将女儿送到医院治疗,还每天陪护在女儿身边,她深受感动。“这些老师真的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。我很感谢她们为我的孩子付出的爱。”

    孩子们得到爱,同时也献出爱。已退休的李新玲老师作为内派管理老师在莲塘一中任“内高班”生活老师7年,学生们当初为她庆祝50岁生日的场景,让她至今难忘。

    李新玲介绍,那天夜晚11点,自己有点感冒头疼,正躺在床上休息。突然,她接到学生的电话,让她赶紧下楼。电话中,学生没有说明缘由。她脑海中迅速跳出一个念头:是不是孩子们出什么事了?她挂断电话后顾不上自己身体,急忙跑下楼。

    结果,眼前的一幕让李新玲湿了眼眶:两届克州班学生,200人围成一个大圈,她走进圆圈中心,看见方凳上放着一个蛋糕,上面写着六个字——“妈妈生日快乐”。李新玲才想起来,那天是她50岁生日:“那天,我自己都忘记了这个日子,但可爱的孩子们记得,为我唱生日歌,这是我毕生最难忘的生日。”

    带了几届“内高班”学生,李新玲坦言,孩子们成长很快,“刚开始以自我为中心,到后来生活独立,还学会了感恩。”


    成长

    从“要我来”到“我要来” 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

    对于“内高班”的学生来说,独自在外读书并不容易,既要承受远离家乡的愁苦,还要承受学习的压力。因此,管理“内高班”的孩子,要付出加倍的心血。李新玲没有想到,自己一干就是7年。

    她告诉记者,这群孩子惹人怜惜。“记得他们第一天报到,特别兴奋,跑来跟我说,从没见过这么大的学校,环境这么好,像置身在公园中。”

    但同时,李新玲也会担忧,等孩子的新鲜劲过去了,他们真的能很快适应学校的生活吗?能跟汉族的孩子们玩在一起吗?气候、时差、饮食、文化等等差异,孩子们如何应对?

    事实是,真没那么简单。一段时间后,孩子们渐渐开始想家。随之而来的,学习跟不上、上课听不懂,更让他们心灵受到打击。

    面对这些问题,该怎么办?学生基础薄弱,如何做到因材施教?李新玲说,学校会定期召开研讨会,让学生参加,了解他们的实际困惑,找到根源并及时解决。通过研讨,学校要求任课老师放慢讲课速度,降低教材难度,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,并在周末和假期无偿为这些孩子补习强化。经过调整教学,有效地解决了孩子们“听不懂、看不懂、不会做”等问题。终于,这些孩子逐渐找到了学习的方向,也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梦想。

    古丽尼亚尔是莲塘一中“内高班”现任的内派管理生活老师。3年来,她目睹孩子们的成长,感慨颇深。她很开心地看到孩子们逐步实现了“要我来”到“我要来”,“要我学”到“我要学”的转变。同时,他们和汉族同学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“他们经常周末去汉族同学家里一起玩,毕业了,临别时个个依依不舍,满怀深情地挥泪道谢。“我作为新疆老师也为之激动不已!”古丽尼亚尔说。

    时光匆匆,快乐绵长。两位生活老师把所有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事业,学生回馈他们的是更加刻苦地学习和一颗知恩善报的心。


    成果

    10年毕业了800名学生 大部分成为优秀人才

    南昌县莲塘一中于2008年6月被确定为江西省克州对口高中班的办学基地;当年9月8日“内高班”正式开班;2011年首届“内高班”学生返疆参加高考,取得了克州地区高考历史上最好的成绩。

    莲塘一中新疆部副主任郭亮珠告诉记者,10年来,从零开始,江西莲塘一中“内高班”不断探索前行,结合江西的教育实际,为新疆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,先后培养了千名优秀的新疆学子,已有800名学生毕业,涉及柯尔克孜族、维吾尔族、回族、哈萨克族、藏族、瑶族、土家族、汉族等多个民族。他们在江西学习到了最丰富的文化知识,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,如今很大一部分已成为博学多识的专业人才,助力家乡的发展。

    6月6日,记者在克州见到了莲塘一中首届“内高班”学生马秀英。谈起“内高班”的经历,她说那是她梦开始的地方。

    2008年6月,马秀英参加内地新疆高中班招生测试。当她看到自己的名字在录取名单里,顿时兴奋不已。

    在莲塘一中读书三年,带给马秀英最直观的感受是,学校拥有浓厚的学习氛围,每位学生都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。“看到他们都在刻苦学习,我们怎么能不努力呢。”

正是得益于在“内高班”的知识积淀,马秀英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赣南医学院,成为一名医科大学生。“我从小就崇拜医生,渴望自己也能身穿白大褂救死扶伤。”如今愿望达成,马秀英心怀感恩。她说,如果当初没有来到“内高班”学习,她的人生可能就大不一样。如今的马秀英,如愿成为了家乡一家医院的麻醉科医生。

    同为第一届“内高班”学生,雍春花感同身受。走出新疆之后,才发现世界之大,丰富多彩。通过三年的学习,她的人生观、价值观发生很大的改变,并逐步影响着她现在的生活。2011年9月,雍春花从江西师范大学毕业后,回到家乡任教,希望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。


    帮扶

    从录取50人到700人 江西援疆成果丰厚

    2004年9月,王国禹时任克州教育局党委书记。当时克州的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境。高中段教师匮乏,克州唯一的一所中学克州二中高中部全面停课。

在这个严峻的形势下,江西省教育援疆工作的推进,为克州当地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。“随着江西省委省政府援疆力度加大,援疆教师不断派入,艰难的现状在一两年后得到好转。”王国禹说。

    通过一组高考数据分析:2004年克州每年考上大专以上的学生只有40-50人,而通过江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,2008年高考学生约1000人,录取学生达700人左右。50人到700人的跨越,王国禹说,克州基础教育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。

    为加大力度帮扶新疆克州推进教育发展,2008年6月,江西启动“内高班”,让克州孩子在内地接受更好的高中教育。时任克州副州长的木日扎别克参与了江西几所学校的考察工作。

    木日扎别克回忆道,“当时在莲塘一中看到一块空地,学校承诺给‘内高班’建一栋公寓楼,集住宿、餐饮、学习为一体。当时听到这句话,我很感动。”在参观学校的教学环境后,敲定莲塘一中为江西省克州对口高中班的办学基地。

    接下来面临的就是招生。时任内学办主任(内地新疆学生管理办公室)塞都拉主要负责学生的考试、招生和管理,他告诉记者,招生一开始并不顺利。“当时很多家庭对内地不了解,家长对于把孩子送到那么远的地方读高中,有很多牵挂和担心,录取的时候,好多家长想放弃。”

    王国禹也坦言,成绩的落差,给当地招生带来一定困难。“去莲塘一中读书的孩子都是克州最优秀的孩子。但他们的成绩跟莲塘一中的孩子相比,仍存在巨大差距。那么,分数差距会不会让学生不情愿去莲塘一中?家长会不会担忧?”

    后来,通过莲塘一中招生老师逐个家访,家长对莲塘一中才慢慢建立了解和信任。“我们的孩子需要接受好的教育,通过这个政策,让孩子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。”塞都拉说。

    王国禹也表示,面对克州孩子基础薄弱问题,莲塘一中付出了巨大的探索和努力。“感谢莲塘一中全体老师十年来毫不懈怠的帮扶和支持。”


    铭记

    “感谢江西”字样遍布克州 见证两地人民情谊

    如今在克州,当地老百姓无论年少年迈,都知道两个字:“江西”;大街小巷也到处写满了“感谢江西省的无私援助”字样。

    对此,克州州长迪力夏提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敬意地说道,“一批又一批江西的援疆教师舍小家顾大家,他们的精神可歌可泣,他们的足迹走遍克州的山山水水,为克州教育、克州人民作出了无私的奉献。克州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带来的爱心理念。”

    迪力夏提表示,“内高班”的建设,是解决克州教育短板的一项重大举措:“它在克州教师资源匮乏的情况下,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,让克州的孩子在江西受到先进的教育,开阔视野。教育跟上了,也是民族的进步。”

    同时,迪力夏提还表示,“内高班”的开办有着深远的意义,“它体现出国家大家庭的关爱,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,能让孩子从小建立爱党爱国爱边疆的正确思想。”


    ■记者手记

    让教育在克州生根开花

    “教育者,非为已往,非为现在,而专为将来。” 蔡元培先生的名言,在克州得到生动诠释。

    克州阿克陶县皮拉勒乡琼巴什村,涂着彩虹色的村小学格外显眼,是当地最好的建筑。每到放学,即便再忙,家长们都会准时到校门口,等待着接孩子回家。因为他们深知,这里,寄托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。该县一位教育局工作人员说,像琼巴什村小一样,校舍是当地最好建筑的,在全县并不少见。

    也基于“教育改变未来”的美好信念,多年以来,无数位江西教育工作者与当地同仁一道,俯首甘为孺子牛,孜孜不倦,让教育在克州落地、生根、开花、结果……

    对此,克州州长迪力夏提表示,要代表克州向江西人民致以崇高敬意;克州教育局副局长塞都拉称,从事教育让自己非常光荣;茹鲜姑丽称,学习让女儿成长、眼界开阔;学生努尔兰别克立志继续努力学习,以最强的实力为家乡贡献力量……自上而下的教育观已然吹遍在克州大地。

    教育不落,方能生生不息。

    个人如斯。民族如斯。国家如斯。